智能医学工程专业
日期:2024-12-18 10:24:21  作者:何欣玶   来源:  浏览量:244

培养目标
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,掌握医学基础知识,掌握与智能医疗诊断相关的人工智能、电子、大数据等相关技术,面向智慧医疗领域,从事临床辅助决策、智能人机交互以及智能医疗系统的软硬件开发、应用与维护等工作,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、国际视野及较强实践能力的医工结合应用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。

主要课程

公共基础课:人工智能通识、大学英语、高等数学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、体育、大学生就业指导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、沟通与演讲、创新、创造与改变、思维创新与开发、创业者的成长之路、创新创业及素质教育实践等课程,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国家规定开设。

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: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概论、程序设计基础(Python)、医学电子学基础、操作系统基础、数据结构与算法(Python)、医学人工智能导论、脑科学与认知智能、模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、脑机接口技术、嵌入式系统开发、医学图像处理、医学信号分析与处理、深度学习、数据库原理与应用、医学数据挖掘、智能医学图像处理、计算机视觉、智能人机交互技术、医学自然语言处理、医用智能机器人、医疗知识图谱、智能医学决策支持、医学大数据平台架构、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、C#程序设计、大数据可视化等。

主要实践教学环节

1.本专业联合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试点工程云脑中心、大连市智能人机交互康复工程技术中心等多个先进的教学研究平台,并与区域内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以及高科技企业密切合作,建立了大量临床教学实践基地、生产实践基地以及联合实验室,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,提高就业竞争力。

2.学校与东软熙康、东软医疗合作开展专业共建,有利于医校协同、校企协同开展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,除了学校校内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外,依托东软在医疗领域的科研、技术和服务积累,为该专业提供了智能医学影像、智能诊断、智能医疗穿戴设备及智慧医疗终端等相关实验仪器设备、实践实训基地等校内外实训条件。

就业领域

1.在各级医疗机构、医疗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临床辅助决策、智能诊疗等算法开发与应用等工作。

2.面向人工智能、智慧医疗等相关企事业单位,从事临床辅助决策、智能人机交互以及智能医疗系统的软硬件开发、测试、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工作。

3.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、生物医学工程和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。

核发: 点击数:244 收藏本页

地址: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号 ; 电话:0411-82379368、0411-82379363、0411-823793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