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感动 | 春龙抬首,鸿运当头
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,俗称“龙抬头”,又称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。
“龙抬头”的由来,源于古代天象崇拜。古人观测天象,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宿,其中东方七宿被称为“苍龙”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,东方苍龙的“角宿”星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,如同“龙头”抬起,故称“龙抬头”。
“龙抬头”标志着阳气生发,雨水增多,万物复苏,春耕生产即将开始。自古以来,人们便将“龙抬头”视为祈求风调雨顺、驱邪攘灾、纳祥转运的日子,并衍生出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。
俗话说“二月二,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”。民间认为,在“龙抬头”这天理发,可以带来好运,寓意辞旧迎新,鸿运当头。因此,每逢这天,理发店总是门庭若市,人们纷纷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到来。
为了沾“龙气”,人们还会在“龙抬头”这天吃一些与“龙”相关的食物。例如,吃饺子叫“吃龙耳”,吃面条叫“扶龙须”,吃米饭叫“吃龙子”,吃馄饨叫“吃龙眼”,吃春饼叫“撕龙皮”等等。这些食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“龙抬头”也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。土地神,又称“社神”,是掌管一方土地的神灵。人们在这天祭祀社神,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国泰民安。
在一些地方,还有“敲龙头”的习俗。人们用木棍敲打房梁,寓意敲醒沉睡的龙,驱赶害虫,保佑家宅平安。
“引钱龙”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习俗。人们将灶灰从灶台撒到水缸,再撒到井边,形成一条“灰龙”,寓意将“钱龙”引入家中,祈求财源广进。
“龙抬头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。它提醒我们,春天已经到来,万物复苏,正是播种希望、努力耕耘的好时节。
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节日里,让我们共同祈愿: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!国泰民安,幸福安康!
图片来源:源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