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成员:姚斯然、董艳荣、李伊梦、刘夕萌
指导教师:宁学栋
作品简介: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康复医学发展,肌电信号在假肢控制、人机交互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,但传统设备存在便携性差、信号质量不稳定、识别算法适应性不足等问题。本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智能可穿戴肌电监护仪系统,通过带通滤波、平滑滤波、归一化进行预处 理,提取时域、频域、时频域特征,结合PCA和MDS 降维,采用SVM、随机森林、CNN等分类器,基于树莓派搭建系统。测试显示,随机森林准确率达 94.79%,系统泛化能力良好,为肌电控制技术实用化提供了可靠方案。
图1 人机交互界面
图2 石头手势特征处理
图3 PCA降维
图4 显示界面及动作识别结果
项目创新点:
(1)提取多维度判别性特征
突破单一维度特征的局限性,融合时域、频域与时频域特征,时域上提取均方根(RMS)以反映肌肉收缩强度;频域上计算最大功率谱密度以捕捉能量集中频率;时频域上通过小波能量节点与短时傅里叶变换(STFT)刻画信号的动态时频变化,实现手势区分度提升25%,为分类器提供全面的判别依据。
(2)优化特征降维与分类算法
针对高维特征导致的计算冗余问题,采用主成分分析(PCA)或多维尺度分析(MDS)进行降维,在保证特征有效性的同时将计算效率提升60%;对比支持向量机(SVM)、随机森林、卷积神经网络(CNN)的分类性能,筛选出最优算法,使训练集识别准确率达到94%以上。
(3)实现轻量化软硬件集成
以树莓派4B为核心构建硬件平台,集成肌电传感器、数据传输模块与电源管理单元,满足可穿戴设备的低功耗(≤5W)、小体积需求;开发模块化软件系统,包括数据输入、预处理、特征提取、模式识别与交互界面模块,支持实时手势识别与可视化展示。
项目视频: